读了黄奇帆“未来十年房企倒闭60%”的预测十分痛心。他对当下数据分析是这么认为的:在过去20年,中国房地产每年新房销售交易量差不多从1亿平方米增长到17亿平方米,翻了四番多。
那么今后十几年会怎么走,是保持现状17亿平方米一年,维持10多年,还是继续每5年、10年还要翻一番,17亿平方米变成30亿平方米、34亿平方米?
我的判断是今后十几年,中国每年的房地产新房的交易量,不仅不会总量增长翻番,还会每年小比例地有所萎缩,或者零增长、或者负增长。十几年以后,每年房地产的新房销售交易量可能下降到10亿平方米以内,大体上减少40%的总量。未来10年房企也将倒闭60%。
在今后十几年的长周期里,中国房地产每年铺天盖地的十六七亿平方米的新房竣工销售交易量,这个时代结束了。去年比前年只增加了1.8%就是一个信号。
因为1998年到2008年,每年增长25%左右,三年能够翻一番,十年翻了三番。2008年到2012年期间,每年增长15%左右,五、六年翻一番。
2012年到2018年,大体上维持在6%-7%的区间,增幅进一步下降,去年增长率是1.8%。
我讲这段话的意思,今后十几年的房地产业发展趋势,不会是17亿、18亿、20亿、30亿平方米,而是逐渐萎缩,当然这个萎缩不会在一年里面大规模萎缩20%、30%,大体上有十几年的过程,逐步往往下降。十几年后每年的竣工销售量下降到10亿平方米以下。
02总量萎缩后,中国房地产建设的重点地区在哪里
过去十几年的状态,不管是沿海发达地区,还是中西部地区;不管是大城市、中城市,还是小城市、区县城市,总之是全面开发,四面开花到处都是房地产,是个全民造房运动的时代。
从现在开始,往后的十几年,房地产不会出现四面开花,东西南北中全面发热的状态,但是房地产还会有热点。我们说的总量17亿平方米一年,以后可能变为一年15亿、12亿平方米。
这个建设量、生产量主要体现在三个热点地方。
一个是中心城市。
所谓中心城市,指除了省会城市之外也包括一些同等级别区域性的中心城市。比如山东省除省会城市济南外,也有区域中心城市青岛;广东除了省会城市广州之外还有同等级中心城市深圳。
第二个就是大都市圈。
超级大城市辐射会形成城市圈,城市圈里的那些中小城市会成为房地产发展热点。
第三个热点地区是城市群。
城市群里的大中型城市往往也会是今后十几年房地产开发的热点。我们国家人口在50万以下的城市叫小城市,50万-100万的叫中型城市,100万-500万的是大型城市,500万-1000万人口的特大型城市,1000万人口以上的叫超级大城市。
在省会城市里有一批已经过了1000万人口的超级大城市,比如郑州、济南、杭州、南京、合肥、武汉、成都、西安,这些城市还会向1500万、2000万发展。
有些省会城市现在是500、600万人口,以后可能往1000万人口的方向走。
这里面有一个什么动力呢?在中国各个省的省会城市大体上发展规律都会遵循“一二三四”的逻辑。
所谓“一二三四”,就是这个省会城市往往占有这个省土地面积的10%不到,一般是5%-10%;但是它的人口一般会等于这个省总人口的20%;它的GDP有可能达到这个省总GDP的30%;它的服务业不论是学校、医院、文化等政府主导的公共服务,还是金融、商业、旅游等市场化的服务业,一般会占到这个省总GDP的40%。
03决定房价走势的三个因素
今后十几年,房价趋于稳定,既不会大涨,也不会大跌,房价的平均增长率将低于等于GDP的增长率。
全国城市新开发房屋的平均交易价格1998年是每平方米2000元,2018年全国平均上涨到了8800元,大账上说的是翻了两番。这是东中西全国城市房屋开发每平方米的均价,10年翻一番,20年翻两番。
如果当地比当地,那么不管是东部,还是西部,都翻了三番以上。比如,成都2000年主城房价均价1000多元,2017年到了10000元以上,翻了三番多。
第一个原因就是供求关系,商品的供求关系。
供不应求会涨价,供过于求会跌价。我们可以说过去十几年、二十年,中国房地产是供不应求的,人均从10平方米往20、30、40平方米的这个过程是短缺经济下的补短板的过程,所以强烈的改善需求规模支撑它越造越多。在越造越多的过程中还供不应求,就造成房价不断往上涨等等。
第二个原因就是房价上升当然和货币有关,通货膨胀是货币现象。
中国的M2从2004年、2005年开始,差不多有整整十几年左右两位数增长,一年百分之十几的增长率,有若干年份甚至百分之二十几的增长。我们的M2今年6月份到了190多万亿,去年180多万亿。而在2004年的时候,M2其实就是20多万亿。
也就是说,这个十几年,M2翻了三番,也涨了8倍。这个钱出来当然会影响社会经济。
很幸运,被房地产吸收了一大块资金,房地产成了M2超出增长的一个吸收器,使得整个社会商品的物价指数增长平稳,但房价出现了每三年、每五年翻一番的现象,所以这些年房价上升,也是通货膨胀的现象。
第三个原因就是一个国家房地产的价格也会受外部影响、受汇率影响、受国际购买力影响,当然也会受国际经济危机的冲击。
比如美国房地产大涨的时候,美国经济好,当然也会拉动世界经济一起往上走;美国出现金融危机或者出现它的汇率大幅度的起伏,也会对中国市场带来冲击。中国经济增长的过程,也会吸引外资投资或购买中国的房地产。
笔者则认为:为了应对中美贸易战的对外出口指标萎缩,中国房地产龙头产企业非但不能倒闭60%,还应该重振雄风,刺激内需,拉动百业增长。
首先扩大适老化建筑市场改造工程。改革开放前30年的房屋基本没有电梯,这对过去有贡献的离退休老人上下楼很不方便。加之这部分房屋都已经过了40年折旧期需要重新翻盖。所以这类房屋改造堪比棚户区的旧城改造,面广量大。且又有一系列国家优惠政策支持,所以需要更多房企,增加改善型住房产能。
第2个急需改造的是广大农村2亿户农舍翻修工程。其中众多不可持续的城中村现象,急需要在各个大城市和城市集群中间加以升级改造。还有,众多新型特色小镇和民俗家庭旅馆也需要升级改造。总而言之,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,广大农村和农舍升级工程将会铺天盖地!这一切皆需要更多的房地产建设企业来完成。
第3个急于完成的就是除了住宅地产升级之外,还有商业地产,文化地产,教育地产,旅游养老地产和交通地产相关的配套工程。另外,全国各地开发区的工业地产升级,和科技园区地产扩容,皆需要许多房地产建设大军的倾力打造。
综上所述,中国房地产龙头行业非但不能60%倒闭,还应该政策扶持他们健康发展。